- 相關推薦
實用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300字四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300字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來到了江邊看龍舟!
陽光明媚,萬里無云,今天是一個極好的'天氣,來到江邊放眼望去,之間沿岸紅旗招展,彩旗飄揚,人山人海,還熱鬧啊!我擠過人群,終于來到了大堤上,之間河面上停著數十條龍舟,龍舟上坐著十多個壯漢,他們手握船槳,蓄勢待發(fā),等待著指揮員的哨聲準備沖刺。我細細的數了下,龍舟上一共有是19人,船頭沾著一位指揮的人員,然后船頭和船尾各有兩名大打鼓的人,其余的人都市劃船的人。我只聽見一聲尖銳的哨聲,爸爸說:“比賽開始了!敝灰婟堉垩杆傧蚯埃趧澊藛T的奮力劃槳下。龍舟像離玄的箭一樣飛快的向前移動。鼓聲震天,岸上的人們在為他們加油鼓勁,劃船的叔叔們也更加賣力了,你爭我趕 ,誰也不想落后,龍舟不一會兒就劃到了終點只是人們歡呼雀躍,大家都高興極了。
這是我難忘的一次端午節(jié),我體會到了劃龍舟的那種激情,那種興奮,真高興!
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2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是我們紀念投江自盡的偉大詩人——屈原!
在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賽龍舟(有的吃食餅筒)!你肯定想問為什么吧?我來告訴你。因為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jié)還有一個傳說,不過是紀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個楚國人,他的父親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殺,后來伍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幫助吳國伐楚,五戰(zhàn)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挖掘墳墓用鞭子打楚王,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zhàn)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希望講和,夫差允許了。伍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伍子胥寶劍,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居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取下了伍子胥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jié)也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而現在,我們正在吃食餅筒,看龍舟賽,紀念先人。
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3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吵死我了,“ 嘉楠起床啦!”媽媽叫道,我問:“怎么了,干嗎叫醒人家,人家剛做得好夢就被攪和啦!”“什么,今天是五月五端午節(jié),你都忘記啦!”“哦,想起來了!蔽一腥淮笪颉
我、爸爸媽媽和小姨來到了濉溪路上的樂購,我們先推了輛推車,然后就進入超市了。咦,樂購的'手提籃可真好玩,跟箱包一樣,我很好奇。一樓是日用品店,而我們卻是去買食品,便上了二樓,買了菜、粽子、紫菜等許多食品。
回到家,我先把買的壽司包裝盒拆開,可是我拆了半天也沒搞好,還是找了爸爸幫忙。我把壽司放進盤子,在微波爐熱了 分鐘。
“叮鈴鈴”,門鈴響了,我跑過去開開門,原來是我們家大名鼎鼎的廚師三叔來了,三叔說:“哥(我爸),今晚我燒飯。”三叔穿上圍裙,開始烹飪了。
我們準時開飯,“這些怎么那么的淡啊?”,“可能忘記放鹽了!辈妥郎希覀冇姓f有笑,很有趣。
我愛這個端午節(jié),希望明年的端午節(jié)快點到來!
端午節(jié)五年級作文300字 篇4
端午節(jié)這天上午,我正在和妹妹做游戲,突然發(fā)現廚房里放著一些竹葉,媽媽正在忙著什么。我沒有看明白,跑過去問媽媽,媽媽說:“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正在做粽子。”我和妹妹高興的跳起來,大聲呼喊:“今天有好吃的嘍!”
過了一會兒,我又很好奇的跑到廚房對媽媽說:“媽媽,我也和您一起包吧!”媽媽撫摸著我的頭說:“先去把先去把小手洗干凈,我來教你!
我把手洗干凈了,學著媽媽的樣子拿起兩片粽葉,先把它折成一個三角形的漏斗,再把泡好的米和煮熟的小棗放在里面,再把粽葉一圈一圈的包好。最后用細線把它捆牢。一個粽子就這樣做好了。
我拿著自己做好的粽子去給爸爸看,爸爸笑著說:“這個粽子要留給你自己來吃才有意義!
過了好大一會兒,粽子才煮熟了。一大盤子的粽子都是圓圓鼓鼓的,為什么只是我包的是軟軟扁扁的`呢?先嘗嘗味道吧!怎么跟水泡了似的一點也不好吃呢?我又嘗了一口媽媽包的,咦!為什么味道不一樣呢?甜甜的、黏黏的、軟軟的,真好吃。這時我才明白爸爸為什么讓我吃自己做的原因了。因為媽媽把勤勞和愛心包在里面了,所以味道就不一樣了。
吃著香甜的粽子,聽著端午節(jié)的故事,我們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幸福的端午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