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匯總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jīng)?吹阶魑牡纳碛鞍,作文要求篇章結(jié)構(gòu)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jié)尾作文的出現(xiàn)。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 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中午剛吃完飯,我就在媽媽的指導(dǎo)下開始包粽子。
媽媽一邊準備等會兒要用的一邊對我說:“寶貝,你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我點點頭說:“恩,我還知道屈原,知道他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呢!”“然后呢?”媽媽笑瞇瞇地問我。我不好意思的搖搖頭。便聽媽媽講起來:當年,屈原提出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等地。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悲憤地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棕子!芭,原來端午節(jié)還隱含有這樣一個凄美的故事啊”!我不禁驚嘆道。
媽媽的食材準備好了,我們也開始包粽子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了,比想象中還順利地完成了一大半?僧斘野阳杖~蓋好時,糯米就像調(diào)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排著隊地跳出來。媽媽見了,連忙替我“解了圍”——割掉一些糯米,我才舒了一口氣。哈哈,經(jīng)過重重困難,總算到了最后的,也是最簡單的步驟——扎棕繩。這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小KS,終于到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地球人都知道,粽子要包扎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突發(fā)奇想。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然后自作主張地用棕繩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jié),還覺得媽媽包的老土,不怎么好看。O(∩_∩)O哈哈~大功告成,我拿起粽子準備放入碗中,可是不小心拉了一下棕繩那短的一部分,只聽得“嘩啦”一聲,粽葉散開了,晶瑩剔透的'糯米們好像掉了線的珠子似得,一粒接一粒地掉到地上,我只得按媽媽那“老土”的方法重新又做了一遍。媽媽說,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三個角是不是勻稱,是不是有型。
恩,我們大功告成,現(xiàn)在該煮了。媽媽告訴我,煮,也是有學問的。要先用大火,等到高壓鍋發(fā)出“磁磁”響聲時,然后關(guān)成小火再煮,過一個小時媽媽就把火關(guān)了。我迫不及待的看著秒針一圈一圈的轉(zhuǎn)著。三、二、一,高壓鍋里果然散發(fā)出了誘人的香味。粽子熟了,媽媽說,要等高壓鍋的氣漏完了才能拿出來。又過了十分鐘,香噴噴的粽子總算出籠了。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吃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皨寢,明年我們還要自己包粽子,”我說道:“因為只有自己努力取得成果才是最開心的。”
。〗裉煺媸敲篮玫囊惶,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朋友們,你們還知道端午節(jié)的故事嗎,那么也給我講講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 篇2
端午節(jié)是我們這塊神州大地上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到了那時,可熱鬧了!人人門前懸上艾草,掛上鐘馗,有的地方還有賽龍舟,但這些還是吸引不了我,我最喜歡吃粽子,爸爸對我說,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在遭到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不愿離開生他養(yǎng)他的故土,為了祖國,為了民族,投江殉國。我想,愛國主義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是凝聚國家和民族團結(jié)支柱,屈原精神的偉大,在于他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
包粽子首先要有箬葉。媽媽對我說,箬葉要到山上采,山上會有箬葉樹,我和伙伴們,大人們一塊兒去采箬葉,山上有人工栽種的.箬葉樹,所以我們不用瞎瞄瞎撞,直接去采就行了。我每次都會與伙伴們競賽,看誰采的多。箬葉采回家后,還得用剪刀剪去箬葉的兩端,放在水里泡個一天半會兒的,才能包!有了箬葉還不行,還得有糯米和餡料,我家是吃葷的,所以當然是去買肉了!
端午節(jié)是門前懸掛的艾草,菖蒲,可以驅(qū)鬼辟邪,求得平安;青年們說,端午節(jié)是河上的一條條龍舟,可以盡情展示自己;小孩子們說,端午節(jié)是腰上掛著的一個個香袋,每一個都裝有一個童趣的心。只要擁有過她的人,哪怕只聽過她的故事,都會有刻骨銘心的感覺,我又豈能例外。
肉買來后,一切都準備好了,只欠"媽媽"這陣東風了!媽媽包粽子前,當然要先把糯米攪勻,再依次放下三勺鹽,兩勺醬油,兩勺味精,一勺辣椒粉,接著,才可以包。媽媽把箬葉折成三角形,流下一個空洞,先放一半糯米,再放下餡兒,然后又把糯米添滿,再將箬葉包在糯米上,用線一綁,就形成了一個枕頭形。我看著媽媽做了許久,做得糯米沒了,餡料空了,才停下來。停下來后,我望著一個個粽子,真是直流口水呀!就催著媽媽快點煮幾個,可媽媽說,一時半會兒也煮不熟,叫我先出去,我看著都直流口水,又怎么肯出去呢但媽媽一定要我先出去玩會兒,我只得依依不舍地離去。來到街上,我見到許多伙伴也在街上,我一問才知道,他(她)們也和我一樣,都是被媽媽"趕"出來的。我們各自說著想象中自家的粽子應(yīng)該是多么多么的好吃!
過了一會兒,我們各自懷著滿腔喜悅回家了。早就唾沫流了"三尺"的我飛一般跑回家,一到門前就聞到了一陣陣撲鼻而來的香味,馬上跑到廚房,早就把一路跑回家的疲勞拋到九霄云外了。我一看盤中正冒香氣和熱氣的粽子,也不管燙不燙,隨手抓起一個,還真燙,我一下子把粽子扔到這只手,一下子把粽子拋到那只手,一下子又這只手抓抓,一下子又那只手撓撓,可我畢竟是皮肉之軀,太燙了也受不了,就把粽子用衣服包起來,再用小刀將粽子切開,一下子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我饞的一下子禁不住咬了一口,啊,回味無窮!我馬上跑到街上,一會兒跑到這家,一會兒跑出那家,一會兒又蹦進了另一家,相互品嘗著,各自分享著自己的喜悅!
科技在發(fā)達,時光在飛逝,但端午節(jié)吃粽子習俗不會變。它將在神州大地上永遠流傳下去,越來越旺盛……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 篇3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jié).雖然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jié)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xiàn)端午節(jié)特色.
端午節(jié)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jié)日.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栗蓉,棗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燒雞,蛋黃,干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整個廚房.......
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蒸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塞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是幫極了!最最令愛吃甜食的我深愛的還是棗紅般的甜粽子.端午時節(jié),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總要送親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為謝意送給我們.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總有從姨媽,外婆家?guī)淼某圆煌甑聂兆?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fā)機.顰鼓動時雷凌凌,獸頭凌處雪微微.沖破突出人齊,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這是唐朝盧肇寫的《競渡詩》。十分突出了龍舟賽的宏觀場面。然而,在我的家鄉(xiāng)廣州也有在端午節(jié)劃龍舟的習俗,俗稱“扒龍船”。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村里都會組織一次小型的“扒龍船”比賽。家家戶戶身強力壯的男人都要參加,女的靠一邊,只有觀看的份兒。五六條窄窄的,瘦長的舟子,前頭是一個大大的龍頭。十多個人坐在一起,奮力地劃槳前進,力爭第一個到達終點。盡管下著針兒般的雨點兒,船上的人淋得遍體濕透,分不清是汗還是雨,但是這點是不要緊的。再這關(guān)鍵時刻,贏了比賽才重要.......劃完龍船的男人會在中午的時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內(nèi)吃一頓豐盛的“龍船飯,然而我們村里的女人也是沒份參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tǒng)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jié)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 篇4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們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戰(zhàn)國時期,我國愛國詩人屈原聽說秦軍攻破楚國國都的消息后,悲憤交加,依然寫下絕筆作《懷沙》后,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百姓們紛紛親去打撈,沿水招魂。在沒有結(jié)果時,人們只有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蝦魚蠶食屈原尸首的方法表達對他的懷念,此日正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以后每年人們在這一天都要到江面去頭粽子表達緬懷之情,隨著時間的演變,人們將這一天俗稱為“端午節(jié)”。過節(jié)的形式也多養(yǎng)起來,如插楊柳、賽龍舟、吃粽子、燒高山等等。
我也特別喜歡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雖然沒有電視里看到的盛大賽龍舟、燒高山等習俗,但我獨愛綁花繩、戴荷包、插楊柳、包粽子、串親戚等風俗喜慶方式。
五月初四這天,我就嚷著媽媽帶我去趕集,大人們忙著購買肉呀、菜呀、蛋之類的,我們孩子的焦點在于買花線、買畫布,挑三揀四,串了西家串東家,幾個商店、攤位轉(zhuǎn)下來,手里捧著一大把花線、畫布?筛吲d了,在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的搓起花繩來;氐郊依铮袜徖飵讉小朋友圍著姥姥開始編花繩、縫荷包。捻線搓繩、選布剪樣,穿針引線,直到開燈時分,每個小朋友都有了滿意的收獲,可把姥姥累壞了,我們便搶著用小拳頭敲打姥姥伸不直的腰背,姥姥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興奮的我就是睡不著,偷偷起來把花繩和荷包比劃了好幾次,因為姥姥說了:“今天戴了就不靈了,只有在端午節(jié)這天戴上才會保佑我們一年平安!闭媸且粋難眠之夜呀!隱隱約約聽見爸爸插楊柳的聲音,我一骨碌翻起身來,大聲喊著戴荷包啰……以最快、最簡單的方式洗刷完畢,在媽媽的幫助下認真的綁上了花繩、戴上了荷包,看著手腕、腳腕花花綠綠的花繩,是弄著胸前各式各樣的荷包,我自豪極了,猶如成了最美的小公主。帶著無比幸福的心情,開始幫媽媽炒雞蛋、包粽子。
說起包粽子,可是我拿手好戲,早在六歲那年,大媽就教會了我包粽子。我便一個指揮官的'架勢喊來爸爸,指揮著他和媽媽抱起粽子來:首先按比例把昨天購買來的糯米、大棗、葡萄干、枸杞放入盆中掏干凈,然后再加進去一定量的白糖、蜂蜜和均勻,接著拿來竹葉卷成一個漏斗形,要注意,不能把葉子卷完,還要留一些等放進做好的餡子后封起來,爸爸一直做得很好,就是最后的封包動作出了錯,被我狠狠批評了幾句:“老爸,你也不動腦想想,包扎的繩子要打成活結(jié),不然證書后你連葉子一塊兒吃嗎……”在我成功的指揮下,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不一會兒包了一大堆,最后就是開灶蒸煮了,這期間,我有顯擺著自己的花繩和荷包指揮爸爸矯正了爸爸楊柳插得不好看之處。
開始過節(jié)享受了,一家人圍著豐盛的節(jié)日餐,你爭我搶、談天說地、笑語盈盈,真是其樂融融。時逢中午,我們一家又拎著自己親手做好的禮物去大伯家串門子,一路上陽光和煦、鳥語花香,喜笑顏開,我真的被這欣欣向榮的日子陶醉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 篇5
又是一年端午到,其中滋味君可曉?實際上,端午不僅僅飄著粽子的清香,還有許多其他的味道,比如……
亭亭玉立,素衣清顏。在一群不起眼的草叢中出類拔萃,赫然立于陌上。她被遠古的神農(nóng)氏帶離了草叢,培之育之,并學會了采日月之精華,擷天地之靈氣,練就了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夫。后懸壺濟世,叩開千家萬戶的門扉,記住太陽的囑托,捎上月亮的問候,將天之無私、地之仁厚奉獻給了人間。
分明是一把綠色的寶劍,渾身發(fā)出寒光,在溪溝邊、池塘旁。這枚漂亮的綠劍為神農(nóng)氏所相中,送給艾,成了艾的心愛之物。艾和菖蒲,就再也沒有分開過。艾宛如一位女俠,菖蒲便成了女俠身邊的佩劍。從此,艾,仗劍走天涯,斬妖除魔。這一黃金搭檔讓端午節(jié)多了一些俠的'味道。
于是,尋常百姓家,每到農(nóng)歷五月初五,門懸艾草菖蒲,祛毒驅(qū)邪,來守護人們的健康。于是,江淮人家也有了“端午不戴艾,死在大門外”的民謠。端午的味道中,有一種就是艾草、菖蒲草散發(fā)出來的青草味。
粽子,曾經(jīng)是南方特有的粽葉加糯米蒸出來的食物。據(jù)說粽子是楚人用來祭奠屈原屈大夫的,但總被江中蛟龍偷食了,于是屈原顯靈教人用粽葉包裹,用五色絲線裹粽,由于蛟龍害怕這兩樣東西,也就不敢來偷食了。粽子就這樣從楚國走出,走向全國,從最初是屈原的祭品,成了時下的尋常食品。
時下,國人們過端午節(jié),粽子是必不可少的,好像少了粽子,國人就少了一種心靈的寄托,少了一種精神的傳承。仿佛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吃透”屈原的忠貞愛國的精神,只有吃了粽子,才能在國人的心中烙下中國印。于是,端午便有了一縷清清的粽子香,一種濃濃的愛國情。
端午,總能聽到隱隱的鼓點從遙遠的地方傳來。遠方的某地一定又在進行龍舟競渡了。龍舟競渡不單是為了救起投江的詩人而留下的遺俗,還是國人們龍崇拜的遺風。端午,也就成了一個龍的節(jié)日。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龍的子孫,一代代用這種“眾人劃槳”方式紀念先祖,不忘團結(jié)協(xié)作同舟共濟的傳統(tǒng)。
中國是個旱澇災(zāi)害頻發(fā)的國家,不管是抗洪搶險還是抗旱保苗,都離不開集體的力量。龍就是集體的化身。君不見,龍有“九似”之說,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熬潘啤逼闯梢晃,猶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這樣的“一條龍”就能夠“見首不見尾”,呼風喚雨,保收旱澇。于是,端午,便多了一種從龍舟競渡中釋放出來的男人的汗腥味、集體意識濃郁的中國味。
端午時節(jié),鼓點咚咚,紅旗高舉,男人們熱血澎湃,爭先恐后,“銜得錦標第一歸”。小女子也不甘寂寞,擇一草木葳蕤之處,樹蔭之下,斗起草來,雖然沒有龍舟競渡之激烈,卻也不失為一種益智類小游戲。端午節(jié)被小姑娘斗草斗出了一種女人味、童趣橫生的生活味。紅樓夢中就有一段小螺和香菱等女孩精彩可愛的斗草游戲。斗草是女孩們的游戲,斗草斗出來的是生活的輕松、心情的閑逸。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 篇6
今天是我盼望已久的端午節(jié)。一大早,媽媽就帶著我去街上采買節(jié)日需用的物品,因為今天姑姑們一家也要回來同我們一起過節(jié),我又可以和表哥一起盡情的玩了。
我們來到街上,“呀!怎么這么多人?就像過年一樣!”我不禁驚嘆道。大街小巷人流如潮、車水馬龍,人們往來川息,一個個家庭主婦在忙碌的采買著所需物品,耳畔是時高時低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大人笑、小孩鬧、汽車鳴、喇叭叫的一派熱鬧、繁忙景象。各種新鮮的水果、蔬菜等都呈現(xiàn)在人們的眼前,等著人們的親睞,真可謂是種類繁多、應(yīng)有盡有?吹梦沂茄刍ǹ潄y,忙著讓媽媽買這又買那。
我們又擠到賣粽子和油糕的攤點前,只見買粽子和油糕的人,已把攤點里三層外三層的圍得水泄不通,正在媽媽發(fā)愁該如何是好時,不知是誰號召了一下,密密麻麻的人才自覺的排起隊來,不一會兒街邊的隊伍就如一條長龍。人們翹首以待,緩慢地向前移動著。我和媽媽排在最后邊,看著長龍的身子我心里想:不知幾點我們才能買到?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焦急等待,終于輪到了我們,買完后,我回頭一看,又是一條新的長龍排在那兒,看來今天這位攤主可賺美了。終于買完了所需物品,我和媽媽就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大人們就鉆進了廚房忙活起來,快到吃飯的時候,姑姑們一家也來了,他們沒坐多久,媽媽就喊:“開飯嘍!”我快速沖進飯廳,只見飯桌上已擺滿了一桌豐盛的且香噴噴的飯菜,我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個粽子,迅速剝?nèi)スS殼,把白生生、亮晶晶的粽子放進了面前的碗里,再用勺子在媽媽事先準備好的.蜂蜜罐里舀了兩勺蜂蜜澆在粽子上,用筷子夾起就大嚼特嚼起來,一個粽子三口就被我“消滅”了;接著我又戳了一個“來之不易”的油糕,繼續(xù)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剛才粘在嘴角的糯米也在我嘴邊跳起了舞。見我饞成那樣,媽媽忙說:“小饞貓,慢點吃!別噎著了!”我這般吃相,逗得大家是哈哈大笑。
我快速“掃蕩”了一番后,摸著填飽的肚子,便問坐在旁邊的爸爸:“爸爸,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這些東西呢?”爸爸略微想了想說:“這是為了紀念抱石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啊!據(jù)說屈原跳江后,人們紛紛劃船去打撈他的尸體,可無數(shù)次努力都沒有結(jié)果,為了不讓魚蝦吃掉他的尸體,人們就把飯團、餅子等扔進江里去喂魚,久而久之就在屈原投江的這一日流傳過端午節(jié)!薄班!原來端午節(jié)還有這個來歷呢!”我恍然大悟的道。姑父接著說:“各地過端午的風俗還不一樣呢。我們這邊端午節(jié)時吃粽子、掛香囊、門口插艾葉;南方有些地方還要吃五黃,賽龍舟!边@時奶奶說:“巖巖,過來,我給你額頭上畫個圓!闭f著便端起一碗看起來黃黃的,聞到又有些酒味的稀糊糊的東西。我連忙問:“奶奶,這是啥?為啥要用這種東西在我額頭上畫個圓?”奶奶說:“聽老輩人講,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天,用雄黃拌酒在小孩的額頭或耳背上畫個圓能辟邪驅(qū)瘟,也能防止蚊蟲叮咬,好處可多著呢!”姑姑說:“這可也是端午節(jié)的風俗之一喲!笨磥磉^端午節(jié)可不單單是吃頓飯這么簡單。
飯后,一家人談笑風生,互說著工作、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互訴著對彼此的牽掛和關(guān)心,一派祥和;而我們孩子們呢,則頂著奶奶給畫的圈,在家門外相互追逐、嬉鬧,好不快樂!
今天,我不但品嘗了很多的美食,而且還知道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及風俗,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說說笑笑,真是其樂融融!而這些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更應(yīng)該世代相傳。
這個端午節(jié)真令我難忘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 篇7
由于生長于物質(zhì)匱乏年代,小時候,經(jīng)常盼望過年過節(jié)。只為過年過節(jié),才有好吃好玩的。端午節(jié)更是如此。
記得童年過端午這一天,插艾蒿,包粽子、煮咸雞蛋、抹雄黃酒、掛香囊、洗夏季“頭茬澡”是過端午的主要大事。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這天,家家戶戶,清早到野外田地,割些長得半人高綠葉艾蒿,插在門楣,窗戶,豬舍地方,用以驅(qū)除蛇蟲侵害。而整個村莊散發(fā)著濃郁的艾草清香。
包粽子,據(jù)說是為紀念楚國詩人屈原。屈原一生憂國憂民,卻被奸忠污陷排擠,不被國王重用,強進言后又被流放,最后不愿看到楚國被秦滅亡,悲憤中抱石自沉于汩羅江。民眾痛惜屈原,聽說后,為了不讓魚類傷害屈原的尸體,沿江里撒下糯米,演變成今天的吃粽子習俗。
端午的雞蛋,清香鮮美自不必說。因為平時,自己都舍不吃,拿去賣了換油監(jiān)和零用錢。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是個例外。
喝雄黃酒可以驅(qū)蟲避邪。奶奶說,當年,許仙就是在端午這天,勸白娘子多喝了雄黃酒,才現(xiàn)了原形,嚇得許仙逃進金山寺不回家,氣得白娘子和法海施展法術(shù),水漫金山?梢娦埸S酒的效用有多好。即是不喝,小孩身上是要涂抹的。掛香囊能夠保平安吉祥。至于洗夏季“頭茬澡”,據(jù)說能讓夏天身上不長痱子,火胞。
當然,童年端午,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有關(guān)吃的記憶。那時,一天到晚都在餓著過。能吃飽一頓,已是一種滿足,過節(jié)能吃上一次美味,更是美上半年。
農(nóng)村過端午,麥收剛過,新面下來,家家戶戶都炸炸饃。若遇上生產(chǎn)隊長高興,殺頭豬,家家分得二三斤,讓人人嘗嘗斷了半年的葷味。記得過節(jié)的前一天殺豬,隊里派幾個身強力壯的.人,放倒肥豬,殺豬人用長刀,捅進豬脖子放血,直到豬滴盡血斷氣,然后,用刀在豬腳處割個口,插個竹管,接上打氣筒打氣,把豬打得全身滾圓,四肢朝天,再放進燒熱的大鍋里褪毛。毛剔凈后,放在門板上破肚開膛,掏出內(nèi)臟,掛在架上,按戶割分。一大群兒童圍著看,等肉分得家后,跟著大人興高采烈地跑回家,守候著父母做熟美餐。
端午早上,吃粽子,煮雞蛋,煮蒜頭,喝米湯,在我看來,只算是像吃酒席前的打尖。中午才算正餐。大人們半晌,早早收工,炸炸饃,炒肉,蒸米飯。溫潤如玉,醇香可口的粽子,更是早晨已經(jīng)做好。小孩們早早地圍在灶臺和桌前,等飯菜一端上來,迫不急待地下筷,狼吞虎咽起來,一個個吃得肚子滾圓,嘴角流油,還不肯下桌。夜時睡覺,夢里嘴還在嚼得津津有味。醒來,我還在跟弟弟說,要是天天過節(jié)過年多好啊。
幾十年后,憶起每年端午哪天能吃哪么飽,吃得哪么美,都是大人們舍不得吃原因。既是吃點,頂多是“土地爺吃螞蚱,大小沾點葷氣”,為的讓娃娃們吃得飽吃得好,補償下平時的愧欠。想到這,心里就常常發(fā)酸,淚涌眼際。
今天,人們終于過上天天像過年過節(jié)的好日子。過端午這天,更是美味佳肴滿席。在這個舉國歡樂的日子里,我們更不能忘記,過去艱難的日子。讓哪痛苦的一頁,在我們中華民族,成為歷史,永不再現(xiàn)。我想,只有這樣,屈原的在天之靈才會感到無比欣慰,這樣的端午節(jié)更具意義。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 篇8
端午節(jié)到了,家家都飄出粽子香味。節(jié)日味道隨著粽子清香沁入肺腑。試想,在當今快節(jié)奏生活中,如果沒有了粽子,還真很難找到其他屬于這個古老傳統(tǒng)節(jié)日特征。沈從文《端午日》里那樣豐富多彩民風民俗隨著生活節(jié)奏加快,也一點點消失在時代步伐中?赡切┒嘧硕嗖使(jié)日習俗,總是讓人懷念。我也總會在這個傳統(tǒng)佳節(jié)之際不由夢回童年,一遍遍在心里回味兒時過端午情景。
老家在蘇北一個偏僻鄉(xiāng)村。每年端午,都已是農(nóng)村“大忙”季節(jié)。家里人多勞少,農(nóng)忙時候,我都是算是主勞力之一,也就只有在端午這一天,我可以不下田,專門在家里忙家務(wù)。記得那時爸爸會一大清早就到鎮(zhèn)上稱點肉,買點魚放在家里。平時吃不上這些,也只有過節(jié)這天才奢侈一次,打打牙祭。我則早早起床,忙活好其他家務(wù),就提著籃子,去田間地頭采集各種野草回來留著下午燒水洗澡,說用端午這天百草燒水洗澡可以保整個夏天身體健康,不生皮膚病。那時在農(nóng)村老家這是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習俗之一。百草當中最重要是艾草和菖蒲,當然還有河邊金銀花,田頭薄荷草等,我把各種野草采回來,放在我家那口八張鍋里,把鍋里放滿了水,再在鍋里放些雞蛋和蒜頭(有時蒜頭是放在灶膛里烤),這些都是必須得有,也是端午習俗之一,然后就開始燒,一直把水燒開。燒開水,是青綠色,水燒開了,雞蛋也煮熟了,蒜頭也煮爛了。蒜頭我們不稀罕,我們稀罕是煮雞蛋。我們姐弟幾個最起碼可以一個人分到一個雞蛋,因為平時雞蛋都要省下來賣錢補貼家用,只有端午這天才能吃到煮雞蛋。那時我們總是把圓滾滾熱乎乎雞蛋捧在手里把玩,舍不得吃。雞蛋殼也沾染上了青綠色,看起來更加誘人,聞起來除了蛋香還有清香。那時我們經(jīng)常是把雞蛋把玩到晚上,才小心剖開雞蛋殼,慢慢把雞蛋吃掉。水燒開以后,撈出里面野草,把水舀到洗澡用木桶里,待溫了后洗澡。把弟妹們洗好澡以后,還得給他們系上絲絨線。那時端午時候,鎮(zhèn)上到處都是賣絲絨線,五顏六色,煞是好看。因為在老家端午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洗完澡孩子,脖子上,手腕上,腳腕上都要系上這些絨線,一直到七月七那天才剪下,扔在屋檐上,讓喜鵲銜去為牛郎織女晚上相會搭建七彩橋。
說實在,我一直都不知道這些習俗是怎么由來,也沒有聽村上老人講過。只知道那時家家都這么做。而且我一直奇怪是那時每年端午我們村上竟沒有人包粽子,但家家卻都熱熱鬧鬧。即使是農(nóng)村最忙時候,也沖淡不了節(jié)日氣氛。下傍晚總是看到幾乎所有孩子都洗干干凈凈,手里都拿著煮雞蛋,脖頸上系著五顏六色絲絨線,在小伙伴面前炫耀。我是直到上了初中才知道端午是紀念屈原節(jié)日。以前我對這方面知識了解完全是空白。因為家鄉(xiāng)河流少,所以所謂賽龍船等這些與水有關(guān)傳統(tǒng)習俗我們那里都是沒有。
時隔十幾年,那些兒時節(jié)日習俗,也在老家逐漸消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如過節(jié),節(jié)日氣氛也淡了。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也找不到那些曾經(jīng)用來燒水野草蹤跡了。只是不知道,孩子們現(xiàn)在不系絲線,牛郎織女沒有喜鵲搭建七彩橋,他們怎么相會呢?哦,忘了,現(xiàn)在老家,連喜鵲也很難見到了。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00字 篇9
端午節(jié)在中國的民間節(jié)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jié)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diào),也很苦,不是過節(jié)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當中,體現(xiàn)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跑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nèi),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jié)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為了避邪,我們小孩只是效仿著做,不懂其中的含義。
端午節(jié)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直帶著,據(jù)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jié)是快樂的,節(jié)日的氣氛也比現(xiàn)在濃。
作文:我印象中的端午節(jié)
我生在離成都只有八十多公里的一個小村里,我那里屬于丘陵地帶,從小到大,在我的印象里我們那里的端午節(jié)一定要喝雄黃酒(在頭一年將中藥雄黃浸泡在酒瓶里,到了第二年端午節(jié)就可以用喝),小孩還要在額頭擦一點雄黃酒.同時在當天中午自家要煮吃鴨蛋,記得小時候每年我們都要吃2個,因為我家條件不好,平時是很少有機會吃到蛋的,那時的我挺喜歡過這節(jié),因為不光可以吃鴨蛋,還要吃粽子,雖然從小到大我都沒有看到過我媽包粽子,但是我們姐弟倆卻從來沒有少吃一次,每年都是吃外婆送來的.
記得我家剛建完房子的那一年,由于家里的儲蓄全用完了,還欠了不少債,父母只好從節(jié)約上出發(fā),那一年,我婆也到小姨家去過節(jié)了,我想肯定吃不了,結(jié)果鄰居家的大媽專給我們姐弟倆送來幾個,從那以后我對粽子和鴨蛋總是百吃不大厭,甚至到了現(xiàn)在,我都愛吃這兩樣食品,條件好了,我也工作了,有能力購買自己喜歡吃的東西了.也就是在去年,我蘇州一個朋友結(jié)婚,去她家才真正第一次看到包粽.因為她們那里有一種習慣,結(jié)婚時要吃粽子.
還有一次,那是在我過生日的時候,我一個人在外地讀書,那天我特想吃粽子,就去超市里買了幾個粽子和鴨蛋,同時請我同學吃,她們還笑我說,那有這樣過生日的人呀,太對不起自己了,同時也說我小氣,不請她們吃大餐.而今天也是我的生日,我卻不能吃到粽子,雖然有太多好吃的東西,以及禮物,但是,從內(nèi)心來說我還是想吃個粽子.可是沒有會請我吃,所以我昨晚專門去買了粽子,做為自己送給自己的生日早餐.